顺德乐从 到柳州物流专线直达站;佛山龙江到柳州货运专线;9月的中哈基地,繁忙而有序。整齐的各色集装箱,喷涂着“KTZ”“国际物流”等标志;50米的龙门吊“行云流水”般地重复着抓取、装卸的动作……“来自哈萨克斯坦的货物通过铁路自动化装卸系统,被快速转运至港口,运往世界各地。1个人远程就能操作3台龙门吊,1~2分钟完成一个集装箱的装卸。”中哈物流合作基地机械队副队长钟翔信心满满地说,以这个速度,1天完成4个以上中欧班列,完全没有问题。 信息化陆海联运通道、中欧班列运输全程无纸化……中哈物流只是连云港“智慧物流”转型的一个缩影。“智能化、链条化、平台化正成为连云港布局智慧物流的关键方向。物流已从配套、**的产业,逐渐变成基础性、战略性的先导产业。”连博会现场,连云港市相关负责人表示,随着“一带一路”倡议、“自贸区”建设的推进,“物流”对于资源整合、流程优化的价值日益凸显,成为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一环。 较新数据显示,今年上半年,连云港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2221.6万吨,同比增长3.8%。其中外贸吞吐量完成6025.91万吨,集装箱完成241.28万标箱,同比都有不同程度增长。“连云港港口采用各种物流运作模式,包括跨境、跨行业、多元化和多种运输模式,应用节能技术、创新物流,较大地提高货品过境潜力。”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弗拉基米尔·诺罗夫在连博会峰会现场谈到,作为大型国际集装箱港口,连云港港口面向上海合作组织在内的许多国家提供智慧物流、仓储服务,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港口达成合作,并建立60多条定期海运通道。 打破企业、行业壁垒,实现区域、领域上的布局,是智慧物流下一步的发力点。中国货代协会会长赵沪湘表示,国际货代是物流行业的中坚,江苏是我国货代行业排名*五的**省份。他建议,连云港要抓住机遇,加快推进行业创新,开发新型物流产品,推进中欧班列的提单“电子化”、货币结算“数字化”,实现跨行业的物流“协同化”。 新技术推动构筑现代物流生态圈 “智慧物流”已逐渐成为智能化设施设备与物流深度融合的产品,具有全面感知、可靠传输、智能处理、高效透明、信息对称的现代物流“生态圈”正加速形成。 “空闲?修理?还是状态完好?30多台套机械设备情况一目了然。”连云港远港物流总监洪菲向记者展示智慧物流显示屏。她介绍,去年起公司上线*的物流管理系统,对港口物流车辆智能管控。驾驶员扫码,系统智能验证相关条件合格后,柜门自动打开,驾驶员才能取走钥匙,开始一天的工作。“公司正计划将机械设备加油也通过微信扫码纳入智能管理系统中。”洪菲表示,技术创新,降低了人工成本,大幅提升物流运输设备的管理水平。 铁矿石、煤炭、红土镍矿……不断从澳大利亚、印度尼西亚等**各地汇集,并经由连云港港口,通过海铁、海河、海公等多种运输模式发往全国各地。上合物流园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,今年上半年园区研发上线“物流公共信息平台”,开放给园区61家企业,实现园区内海河联运各项“物流数据”的获取、流动,不仅可以帮助企业“一键下单”,还可以把非常分散的、小规模的需求,瞬间集合成大规模的需求,调动运力,提升物流效率。